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鋼鐵產品加征25%關稅以來,作為國內鋼管行業領軍企業的天津友發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"友發鋼管")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出口危機。這場持續至今的貿易戰,正在深刻改變這家老牌鋼企的經營格局。
對美出口斷崖式下跌
友發鋼管財報顯示,2017年公司對美出口額達3.2億美元,占總出口量的35%。但關稅實施后,2019年對美出口驟降至不足8000萬美元。"我們的產品在美國市場一夜之間失去了價格優勢,"公司國際貿易部總經理張偉表示,"很多合作十年的老客戶被迫轉向韓國、印度供應商。"
產業鏈遭受連鎖沖擊
更嚴峻的是,貿易戰引發的連鎖反應持續發酵。美國客戶要求友發鋼管承擔部分關稅成本,導致利潤率壓縮5-8個百分點。同時,全球鋼鐵市場出現價格戰,普通焊接鋼管出口單價從2017年的680美元/噸跌至2023年的520美元/噸。
戰略性調整初見成效
面對困境,友發鋼管啟動"市場多元化"戰略:
投資2億元在越南建立海外生產基地,規避關稅壁壘
深耕"一帶一路"市場,2023年對中東出口增長120%
研發高端油井管、深海管線管等特種產品,溢價能力提升15%
"貿易戰倒逼我們跳出舒適區,"董事長李茂津坦言,"現在我們的市場分布更健康,抗風險能力反而增強了。"2023年,公司海外市場營收已恢復至貿易戰前水平,但利潤結構發生質變,高附加值產品占比從18%提升至42%。
行業洗牌加速
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顯示,貿易戰期間全國約23%的鋼管出口企業退出市場。而天津友發鋼管廠通過提前布局,不僅存活下來,市場份額還從12%提升至17%。"這輪洗牌后,行業集中度明顯提高,"分析師王建軍指出,"頭部企業的技術優勢正在轉化為市場話語權。"
目前,友發鋼管正積極應對可能到來的新一輪關稅威脅,其新投產的智能化鍍鋅鋼管生產線,有望進一步鞏固在全球中高端市場的競爭力。